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笔趣阁 www.wx63.net,最快更新明朝小娘子最新章节!

    可惜之后一直阴雨连绵,始终不见晴日头。

    等终于放晴的时候,山上的桂花已经落得七七八八,香味也被雨水冲淡了。

    今年雨水格外多,山溪暴涨,乡间很多石桥被山洪冲毁。

    县里人见水患汹涌,不敢下乡,卢家人也没回卢家老宅过节。

    苏氏预备了几样中秋的节礼,让下人往各处亲戚家送去。每家都是一捧盒八只大月饼,两坛自家酿的桂花酒,四条活鲜鱼,四大篮子菱角、莲蓬、山枣、橘子等当季鲜果。

    另外今年额外多了一样点心,是采姑亲手拣的一盒滴酥鲍螺。

    卢家的中秋夜宴上,石榴最终还是缺了席。

    苏氏只好让金蟾找了些红彤彤的柿子出来,摆了一大盘。

    杨嘉平和杨云台住的西院里,有棵柿子树,长得不高,但笔直精瘦,一年好歹也能结上几十枚柿子。在果皮泛黄、果肉松软的时候仔细摘下来,把果子放在米缸里埋严实,捂了好几天。

    这会子扒出来,柿子已经熟烂,吃起来又软又甜。

    卢家的团圆饭是摆在堂屋吃的。

    因为是团圆宴,卢家人没有分桌吃饭,彼此推让,围着一张红木雕花大宴桌坐开。

    男主人卢老爷自然坐在主位,杨嘉平兄弟俩和卢大爷、卢舜玉父子分坐左右,苏氏带着卢雪瑛、卢二娘坐在对面,紧挨着徐氏和卢宝珠。

    两位老姨娘年纪大了,大中秋的,不必站着,但不能和正室同坐一桌,只能一人搬一张小马扎,坐在几个孩子身后,帮着布菜、倒酒。

    金蟾和采姑年纪小,坚持不肯就座,仍旧站在苏氏身后伺候。

    至于卢大爷房里的莺莺燕燕,因为数目实在惊人,两大桌都坐不下。而且那一院子人个个都掐尖要强,同桌吃饭,说不了三句话就得打起来。卢大爷怕卢老爷见了不高兴,特许爱妾们在自己房里和各自的儿女过中秋。

    回廊各处点了大红灯笼,垂着红穗子,正中一盏硕大的羊角灯,照得屋里一片雪亮。

    屋前几扇门窗都卸下来,一面大敞,好让卢舜玉和杨嘉平有机会附庸风雅,仔仔细细赏一番当空婵娟,回头好作诗——县学里的老先生留了功课,每人两首咏月绝句。至于小胖子杨云台,一碰书本就打瞌睡,在学堂里光顾着会周公,老先生也不管他,不在此列。

    丫鬟在院子里燃了几堆驱蚊的艾草,花池子栽种的都是不招虫蚁的凤仙花、夜来香,可惜甘桂县处处都是湖泊江流,临着水,蚊虫多得出奇。丫鬟熏了半天,蚊子也不见少。

    有种用阴干的浮萍、草叶,加雄黄、草木灰制成的蚊香,放在香炉里焚烧,可以烧两个时辰,货栈里就有专门售卖这种驱蚊香块的。每年夏季甘桂县家家都要买上好些备用。

    苏氏想起库房里还有没用完的蚊香,让婆子拿了几块,塞在铜炉子里点上,再把铜炉子摆在堂屋角落处。香烟袅袅,屋子里顿时清净不少,外边院子还是一片嗡嗡嗡嗡。

    胖乎乎的杨云台时不时在自己脸上拍一巴掌。他生得胖,不知怎么还特别招蚊子,别人都静静坐着,就他一个人手舞足蹈,拳头、巴掌直往自己身上招呼,这里打一下,那里拍一下。

    那清脆的声响,声声都带着狠劲儿,听得卢雪瑛屡屡心惊,暗暗替杨云台觉得疼。

    “春杏,你过去帮二表哥打扇子。”

    卢雪瑛看杨云台实在难受,让春杏过去给他摇扇赶蚊子。

    春杏拿着一把晒干的棕榈叶子剪裁而成的大蒲扇,走到杨云台身后,轻轻摇动蒲扇。

    杨云台朝卢雪瑛咧嘴一笑,没了蚊子打扰,他便一心一意攥着一枚冰糖五仁月饼啃。

    杨云台生得又白又胖,因为今天是过节,他特意穿了一身秋色松罗夹袄,腰间还配了一条细长腰带,底下缀两个葫芦形荷包,硬生生勒出腰上一圈赘肉,让他看上去愈显圆润,简直就像一只刚破壳而出、浑身炸毛的肥鸡崽子。

    唯有那一双凤眼,生得格外清明水润,睫毛也格外浓密纤长,像两排小刷子,刷得旁人心里痒痒。

    肥鸡崽子啃完月饼皮,悄悄把沾满口水的月饼塞到哥哥杨嘉平的碟子里。月饼馅里有甜杏仁、芝麻仁、核桃仁、红绿青丝玫瑰,他一个都不爱吃,就爱吃月饼皮。

    杨嘉平无奈苦笑,默不吭声地把弟弟啃得湿乎乎的月饼馅吃完了。

    卢雪瑛看得叹为观止,先是羡慕肥鸡崽子有个好哥哥,然后又有点心疼杨嘉平:如果是杨家的中秋宴,他蛮可以不吃弟弟吃不完的月饼,但因为他们兄弟在卢家借住,怕弟弟在卢家人面前失礼,他才会这么拘谨。

    金蟾见卢雪瑛一直盯着未来姑爷看,捂着嘴偷笑。

    杨嘉平也察觉到卢雪瑛的视线,右手一时打颤,筷子尖上挑着的一大块米酒糟烧白肉,险些掉在汤碗里。

    卢雪瑛听到金蟾的窃笑声,有些心虚,连忙移开眼神。

    苏氏瞟了卢雪瑛一眼,让丫鬟给她舀了一碗藕汤。

    砂锅吊子慢火熬出来的筒骨藕汤,浓厚醇美,汤面飘着一层星星淡淡的油花,喝起来香浓清甜,爽口柔滑。肉块汁浓肉烂,藕块又香又粉,能拉出不断的长藕丝。

    按着本地规矩,藕汤算是主菜,家里每个人都先吃了一碗堆得尖尖的藕汤,才叫丫头添上当季新收稻谷蒸的白米饭。

    卢老爷吃了两碗藕汤、一碗肉菜,喝了几杯桂花酒,肚子饱胀,忽然诗兴大发,摇头晃脑,闹着要作诗。

    卢家太爷年轻时是个走街串巷的卖货郎,发家之后,为了摆脱商户身份,一门心思往书香门第靠。卢老爷少时也上过学堂,认认真真度过书,可惜卢老爷资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